"The man who does not read good books has no advantages over the man who can't read them."
---Mark Twain (1835-1910)
收到A寄來的一整箱英文書‧
南書北送的同時,也意謂著A又將漂洋過海,迎接新的學期,新的戰鬥‧
每次告別家鄉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
移動,從來就不是有錢有閒的旅行‧
觀光美語的課程中,討論在異地的見聞‧
一個學生開啟了話匣子,說起了自己在旅行中的這些,那些‧
「其實只要會三個英文單字就可以走天下了‧Discount, Cheaper, All-together.」語畢,因為自己的妙語而滿臉笑意‧
聽完,我想到在異地拼搏的朋友,覺得這句話何其刺耳‧
旅行,一個從A到B的移動,本身即是A與B之間的辨證‧
A與B的差異被突顯,A與B的同質被認可,以及在B遙想A、在A憶起B的互相指涉,像個無法終止的迴圈,人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與他者的「異」與「同」‧
然後你可以說,我跟你的差異來自於孕育的土地養分不同‧
或者你說,我們那麼相似是對於某些普世價值的共識‧
這些宣稱的基礎,來自於雙方對於相似可以會心一笑,面對差異也可以心平氣和地彼此注視‧
這份差異,本該是橫向的‧在平行的座標上,我與你位處地球的兩端‧
有人僅僅只是踩了個板凳,以為自己因此登了高望了遠,這份座標即歪成縱向的差異‧
差異有了高低之別,結果就是文化之間的衝突與對峙‧
腳踏板凳者,卻諷刺地是那些擁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識份子‧
我看著她,一個退休的中學教師,用退休生活實踐著終身學習的信念‧
這份熱愛學習的初衷令人感佩,然而,也只是一個轉身的時間,我皺起眉來‧
我看著教科書,再看看她,深刻感受到就是如斯的價值觀養成了如斯的所謂教養者,
造就了如斯的一種,姿態‧
一種狀似優雅實則睥睨的舉止,一種狀似教養實則思想墮落的人格形塑,一種狀似邁開腳步認識世界的旅行實則以自己的文化資本優勢強凌他者的,包裝過的野蠻‧
「幸福的人家彼此都很類似,不幸人家的苦難卻各不相同‧」托爾斯泰如是說‧
教育的真正本質,也是learn (學習) 與unlearn (拋開學習) 的相互辨證‧
To unlearn from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