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某公司董事長說,都是富人念台大,台灣有什麼希望?

這一個提問牽動了做為學習者與教學者的情緒糾葛。

教育部歷年來的入學人口普查(我讀的資料至兩年前),在在驗證學習裡的貧富落差。十幾年來,家庭經濟資源愈多的,進入國立大學的機會愈高。經濟弱勢者就讀私立大學,高學費外還需背負學貸來獲取文憑(獲取的文憑還可能沒競爭力)。

這樣的結論早沒了新意,但再繼續往下想,仍然使人不寒而慄。

馬克斯投擲的資本主義理論已經成為假文青的嘴上皮毛,閒來賣弄一下幫自己添個金;而這樣往臉上貼金恰恰是資本主義市場妖毒的具體化。

那就是,「階級」的有感及內化,憑藉的哪僅只是口袋幾兩錢;武器不是錢,而是「資本」(capital)。錢只是資本的一種,資本是能變現錢的軟體,比如話語中的權力(英語口音)、披戴的符號(身上行頭大亂鬥),比如知識。

是的,知識經濟的口號本身就是文化資本主義的落實。所以,贏者圈的人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將來奪取了更多的話語權,制定更利於贏家的遊戲......再來就等著勾勒贏家的世界。弱勢圈圈的人,洗洗睡吧。

知識經濟時代裡的你我,向知識(文化資本)投降等於是向未來繳械;沒有拒絕知識的權力,卻諷刺地掉入贏者圈構築的楚門世界:到底我們吃的是誰準備的食材,吐的又是誰編織的語言?

沒辦法拒絕知識,所以我們要學著質疑它。學若不思即惘,填鴨教育令人髮指與毛骨悚然之處是,它成立的一切都是為了擁抱贏家精心設計的規則。

這是我做為學習者與教學者時常有的糾結。因為某種程度,我們都在複製贏者圈的思維。

侏羅紀公園裡的偉大對白說,生命終究會找到自己的出口。任何程式都有bug,理論也有縫隙。批判閱讀與學習如果可以落實,我們就會更有信心期待那一個個像點點星火的個人---即使是贏者圈裡的個人,能夠生出翻轉世界的勇氣。世界沒有本來就如此這回事,請不要說「都是這樣」。

做為學習者與教學者,一定要用力實踐並期待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生英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